您好,欢迎您光临延安人网站!

首页 >> <延安人物 > 正文
详细内容

李加禄:47载打坝32座

时间:2021-10-14 19:01:19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富强,日子会越来越好。”他激动的心情难掩于色,“过去啊,陕北就是靠天吃饭,打坝造田既能增加土地,又能保墒增产。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的时候也带领群众们打坝造田,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吃上饱饭。”眼前这位87岁的老人精神矍烁,眼神透亮,胸前的党徽和鲜红的证书映照着一张依然坚毅的脸庞,唯有那双极为粗糙且骨节严重变形的大手见证着过去那段艰苦岁月。

       他,就是延安市宝塔区冯庄乡西河沟村原党支部书记、“打坝英雄”——李加禄。从1961年担任西河沟生产队队长到2008年卸任西河沟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整整47年。47年里,他打淤地坝打了32座,犹如32座丰碑,真真切切地记载着他不同寻常的人生。他先后获得延安市优秀共产党员、延安市劳动模范、宝塔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李加禄

       上世纪70年代的陕北地区,农村自然条件差、人均耕地面积少、生态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困境,也打不倒这位“倔强”的“愚公”。他扛起一把老镢头,几十年如一日,与穷山抗衡,与恶水宣战,闯出了一条保土、增地、促产的农业发展与生态治理新路子,以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农村老党员的铮铮誓言。

       如今,在西河沟2公里长的弯弯曲曲的沟壑间,密密麻麻布满的32座大小坝,不仅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更为全村淤出平整肥沃的高产农田330亩,人均2.2亩。2020年全村人均产粮1320公斤,人均纯收入达1.4万元。西河沟村的变化,只是中国农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简单缩影。

image.png

如今的西河沟村

       当年的西河沟村山大沟深、沟壑纵横,全村有31户130多人,却没有一块平整像样的耕地,祖祖辈辈靠荒山秃岭广种薄收,过着艰难而辛酸的日子。面对乡亲们倍受贫穷煎熬和期盼的眼神,1972年时任村生产队队长的李加禄,立志要在穷山沟里打坝造良田,让乡亲们有坝地种、有粮吃、有衣穿。他发誓:“为了西河沟人,打坝累死我也心甘。”

       1972年春天,李加禄带领乡亲们在穷山恶水的沟口打响了筑坝淤地的战役。他起早贪黑,吃住都在工地,一心想早日把坝打成。然而事与愿违,他们打一块就被洪水冲走一块。于是,他变卖家当,东拼西凑,从城里买回柴油机、水泵和炸药,上山抽水、冲泥下沟。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战,西沟村第一座大坝终于打成了。这座高15米、长50米、宽30米的大坝,被乡亲们骄傲地称为“前庄坝”。大坝淤出的40亩肥沃土地,当年就为全村新增粮食5000公斤。

       尝到了淤地坝的甜头,李加禄的干劲更足了。经过又一个3年的鏖战,第二座大坝也终于打成,并取名“阳光坝”。接着,他又盘算在沟掌打第三座大坝。因为有了这座坝,不仅能保护好前两座大坝,还可使整条沟都变成坝地。

       当时村上正实行包产到户,打坝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说,“打淤地坝一人一天就要推近200车土,累死累活的,还不如各种各的地,各享各的福。”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李加禄带着全家人吃在坝上、干在坝上,整整用了10年时间,才打起了高20米、宽70米、长80米的第三座大坝。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后,李加禄确信自己的路走对了,更坚定了信念。他抢抓机遇,组织村民在所有沟岔里打起几十个小型坝,并在山山洼洼栽上了树种上了草。同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还带领大家修路、拉电、引水、建学校,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今的西河沟山有林果,沟有庄稼,圈有猪羊,人人安居乐业。

       提起40年前在乡亲们面前许下的诺言,李加禄说:“打坝造田寄托着人们对吃饱饭的渴望。我是共产党员,又是村里的带头人。就算再难,也要创造条件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李加禄在学习

儿孙满堂、生活幸福的李加禄倍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他常常摸着孙儿的头感慨说道:“共产党好,共产党说得到做得到,你们赶上了好时代、新时代,一定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029-85332933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延安人网

网址:http://www.yananren.com.cn/

地址:西安曲江新区翠华南路808号科泰大厦803室

邮箱:813415349@qq.com

陕ICP备19017061号-6

微信扫码
微博扫码
抖音扫码